色澤:采用 “目視比色法”,要求礦泉水呈無色或淡黃色,無異常色澤;
氣味與滋味:通過 “嗅覺 - 味覺法” 判定,需具備礦泉水特有的自然氣味,無異味、異味(如苦澀味、腐臭味);
渾濁度:使用濁度計檢測,限值≤1 NTU,檢驗方法參照 GB/T 5750.4-2006 的分光光度法。
常規(guī)理化指標(18 項):涵蓋 pH 值(6.5~8.5)、總硬度、溶解性總固體(TDS)、耗氧量等,例如采用 “電位計法” 測 pH 值,“重量法” 測 TDS,確保水質(zhì)基礎穩(wěn)定性;
特征性指標(21 項):體現(xiàn)礦泉水 “天然礦化” 屬性,包括偏硅酸、鍶、鋰、硒等,例如用 “鉬藍分光光度法” 測偏硅酸(限值≥25 mg/L),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” 測鍶(限值≥0.2 mg/L),直接關(guān)聯(lián)礦泉水的 “天然性” 判定;
限量理化指標(35 項):針對可能存在的有害雜質(zhì),如重金屬(鉛、砷、汞)、氟化物、硝酸鹽等,例如采用 “原子熒光光譜法” 測砷(限值≤0.01 mg/L),“離子色譜法” 測氟化物(限值≤1.5 mg/L),嚴守安全底線。
常規(guī)微生物:菌落總數(shù)(平板計數(shù)法,限值≤50 CFU/mL)、總大腸菌群(酶底物法或濾膜法,限值 “不得檢出”)、耐熱大腸菌群、大腸埃希氏菌等;
致病菌:沙門氏菌、志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采用 “增菌培養(yǎng) - 分離純化 - 生化鑒定” 的經(jīng)典流程,檢出限低至 1 CFU/250 mL;
特別要求:微生物檢驗需在無菌實驗室進行,采樣容器需經(jīng) 121℃高壓滅菌,避免交叉污染(呼應前文 “薄膜過濾法” 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,標準中濾膜法用于大腸菌群等指標的快速篩查)。